国创改善功率放大器线性特性的常用方法

2021-07-07
来源:
  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是依靠电压来控制电源通道的大小,从而可以达到控制电流大小的目的,使用了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者是长效应管的电压控制作用,将电源的功率转换成为按照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的原理与方法不外乎是以输入RF信号包络的振幅和相位作为参考,与输出信号比较,进而产生适当的校正。

  目前常用的改善功率放大器线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功率回退法

  当功率放大器的输入功率减少1dB时,三阶交调系数将改善2dB,这种用减少输出功率的方法来改善功率放大器线性的方法称为功率回退法。它是改善功放线性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其优点是简单易于实现,缺点是降低了功放的功率,不能充分利用功放容量,增加了放大器成本。

  2.反馈法

  这是一种直接反馈方法。它是利用放大器输出的非线性失真信号,通过倒相等网络反馈至输入端,从而抵消放大器自身的一部分非线性。该方法所面临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保证反馈网络输出信号在足够宽的频带内与功放的输入信号反相。

  3.前馈法

  它包含两个环路:围绕主放大器的主环路用于抵消信号,而围绕辅助放大器的辅助环路用于抵消失真,这就保证了最终输出信号的高线性。

  在此方法中,输入信号被同时输入到功率放大器和非线性发生器中,两路非线性失真信号在输出端刚好抵消,但同时基波信号也将损失一部分。与负反馈法类似,前馈法的难点在于如何在较宽频带内使功放和非线性发生器所产生的非线性失真信号恰好抵消。

  4.预失真法

  预失真法由于电路比较简单且可以作为独立元件附加在现有的放大器中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预失真级产生一个非线性失真信号,并输入功率放大器,以抵消功率放大器所产生的非线性失真。预失真可以在微波波段和中频频段实现,也可以在基带实现。中频预失真电路则存在调整比较方便,并且可以把上变频器和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信号一同抵消掉的优点,因此应用比较广泛。

  以上就是国创总结的改善功率放大器线性特性的常用方法,如果你们还有问题请咨询029-85251919。国创是专业从事电子装备、射频微波器件、半导体元器件、电源产品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阅读422
分享